厦门大学学生邸五峰携笔从戎抢险建功
发布人:张佳妍  发布时间:2016-08-10   浏览次数:930

    邸五峰,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05级本科生,中共党员。2006年,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2008年,在赴四川执行抗震救灾任务期间,表现突出,被评为“抗震救灾先进典型”并荣立个人“二等功”,成为所在部队义务兵荣立个人“二等功”的第一人。

  军营锤炼,争创一流。邸五峰从到达军营的第一天起,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军人。军事训练每个科目,他都力争优秀。曾经为了练好弱项单杠,他每天至少要吊在杠上半个多小时,手上茧子掉了磨出血,他缠上纱带咬牙坚持。在艰苦训练的间隙,他随时拿出自制的小笔记本背诵军事常识、政治理论和战斗知识。辛勤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邸五峰在连队组织的每次理论考核都得到了满分;在新兵连进行的五次评比中四次被评为“作风纪律标兵”;在全旅演讲比赛中赢得第一名。由于作风顽强、训练刻苦,他被战友们敬佩地称为“许三多”,新兵训练结束时,被评为“优秀新兵”。

  编入战斗班排后,邸五峰每早四点半起床,在寂静的营区狂练五公里长跑;每晚坚持三百个俯卧撑、三百个深蹲、两百个仰卧起坐的例行睡前训练。部队一次野外集训,他意外摔伤导致骨折,凭着坚强的意志,忍痛完成了训练任务。部队新装备配发后,他一有时间就抱着厚厚的教材,研究装备操作技巧、工作原理。厂家技术人员到部队培训时,他不离左右,随时请教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经过刻苦学习,率先在连队熟练操作起新装备。2007年底,因全年表现优秀,他被评为“优秀士兵”、“遵纪守法好战士”。

  献身使命,抢险建功。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邸五峰所在部队奉命调往四川绵阳平武县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灾情就是命令,邸五峰将灾区视为他实现军人最高价值的战场,当教导员问他 “五峰,你还考不考军校,考,留下,活着;不考,跟我走,有可能牺牲”时。他毫不犹豫答道:“不考”。到了灾区,第一次奔赴南坝镇,他背着三十多公斤的物资,尽管前路塌方严重、余震不断,死亡可能随时降临,但他毫不退缩,始终冲在最前面。第二次前往重灾区豆叩镇送粮,因为旧伤复发,被安排留守,他心急如焚,前后13次向营首长请缨,教导员见实在拗不过,只好让他参加。他一瘸一拐跋涉了28公里的艰险山路,终于将背负的二十多公斤物资送到灾区群众手里。为了搜寻遇难者遗体和抢救国家人民财产,他冒着余震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冲进废墟苦苦搜寻,几次都险些被余震震落的砖瓦砸伤。在搭建过渡板房时,时间紧、任务重,他多次放弃休息,导致体力严重透支,先后两次累倒在施工现场。一次在拆除危房时,有根木椽突然倒下,即将砸到战友的头上,他赶忙上前接住,却没注意踩在一根生锈的铁钉上,锋利的铁钉深深地扎入脚底,他没有吱声,又默默地干了起来,下山时才发现袜子像被血浆洗了一样。有人曾问他,“你为什么这样拼命”,他坚毅地回答:“我是一名士兵,灾区就是战场,能为保卫人民而战,这是军人应尽的责任,哪怕是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救灾归来后,由于表现突出,他被评为“抗震救灾先进典型”并荣立个人“二等功”,成为所在部队义务兵荣获个人“二等功”的第一人。

  重返校园,兵心依旧。“穿上军装,我是一个兵。脱下军装,我还是一个兵。”2008年12月,邸五峰退伍返校复学。他不仅把部队培育的优良品质和刚毅作风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和号召更多的同学携笔从戎、献身国防。他在学校举行的“军营建功事迹报告会”上,用自己火热的军旅生涯激起现场许多同学热爱国防、报效国家的热情;在为学校国防生连作先进事迹介绍时,他动容地说:“既然穿上这身军装,就要有牺牲奉献的觉悟,当兵保家卫国的信念。”今年5月,邸五峰作为嘉宾应邀参加厦门电视台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特别节目《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阐述了他对和平年代士兵站岗巡逻、军事训练、抢险救灾的深刻理解,受到了观众们的广泛好评。一位曾多次听过他报告的同学感动地说:“携笔从戎、报效祖国,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背后蕴藏着这么多的故事。听了邸五峰的报告,我觉得学校里多了一种钢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用两年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他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