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强抗敌红一团
发布人:张佳妍  发布时间:2016-08-11   浏览次数:1479


【英模单位简介】红一团诞生于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是毛主席亲自创建、组织、培育起来的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最悠久的部队之一。1927927日,毛泽东同志主持将部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以后称为红一团)。第一团之一、三营以及江西独立第二、三团都是红一团的前身,这是我军第一个将党支部建在连上的团队。现团部,警侦连,一〇〇炮连,卫生队,一、二、三、七、八、九连和一、三营营部都是红军的底子。19284月,红一团跟随毛泽东同志与朱德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的部分部队和湘南年关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合。之后红一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一团。19292月,红四军入闽作战,三十一团改称为红四军第三纵队。1929年春夏之间,江西独立红二十四团补入第三纵队。192911月,三纵队部分部队组成红三军第七师。19338月,在江西永丰县藤田统一整编,红三军第七师改编为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团。红一团参加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全过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19331月,在江西省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红一团被授予“牺牲决胜团”荣誉称号。


193310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二百架飞机,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围剿”,其中以50万余兵力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

此时,王明“左倾”路线已到达极点,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口号,大力推行“正规战”、“阵地战”、“短促突击”等一套,使红军打了不少硬战、恶战。193310月初至341月,红一团先后参加了云盖山、大雄关等战斗,敌我双方伤亡很大。

19342月中旬,敌九十四师、十四师攻占鸡公山后,企图抢占建宁县的三甲嶂(现称三家帐),威胁在建宁方向作战的我红军主力。军团首长和一师首长命令红一团迅速占领三岬嶂并坚守阵地,以牵制和迟滞敌人向西推进,保障军团主力的安全。212日傍晚,团长杨得志带二、三营先行,一营殿后,迅速占领三岬嶂。当晚,指战员不顾连日来行军作战的疲劳,冒着寒风细雨,连夜挖筑工事。翌日7时许,敌九十四师分两路向三岬嶂推进。左路之敌约5个营并附2个山炮连,在七九山炮支援下,向红军右翼四连攻击;敌右路一个团向三岬嶂西北侧我六连方向迂回。当敌先头部队抵进红军四连前沿时,突然遭到四连的迎头射击。顿时,敌炮弹如雨点般落在红军阵地前沿。敌人在炮火掩护下,向红军阵地发起了冲锋。当敌人进至距四连前沿阵地30余米时,红军步机枪一齐向敌开火,一排排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溃散的敌人在军官的督战下,又蜂涌着往上冲。未等敌散开队形,指战员们又将其打击下去。这样,连续打退了敌人4次冲锋。在西侧阵地上,六连也相继打退了敌人2次进攻。敌人数次攻击受挫,即一面令七九山炮和八二迫击炮向红军阵地轰击,一面出动3架飞机在这个不足千米的小山上空轰炸。炮火一停,敌步兵便开始冲击。指战员们以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又先后打退敌人十余次进攻,3次扑灭了敌硫磺弹爆炸引起的烈火。坚守主阵地的我四连因伤亡过大,连长郝明、指导员许士杰先后负伤,二营营长陈正湘命令五连接替四连担任一线阻击。

战至下午1时,三岬嶂东侧山头表面被炸成67寸深的松土。五连的伤亡也在逐渐增大,连长、指导员先后负伤,四、五2个连共剩60来人,弹药消耗也将殆尽。为保存力量,营长陈正湘命令四、五连在纵深火力掩护下,南撤制高点以东的山梁处,以坚守待援。我撤至山梁后,敌近一个团的兵力即集结于我放弃的一线阵地,其先头一部已接近我制高点东头下不到10米处。在这紧急之际,团长杨得志、政委符竹庭带着预备队三营赶来。团长即令九连赶到东山梁增援四、五连,抗击敌人的攻击。13日下午3时,一军团一师主力从左侧向永吉方向出击。同时,一团也向敌人发起反冲击。战士们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勇猛地扑向敌人。当一团向敌人追击时,隐蔽在三岬嶂西南面的二、三团也顺着山沟迅速出去,将溃逃之敌追击到永吉以西。

三岬嶂狙击战,抗击了6倍于红军的敌人并予以敌以重创,打击了敌人的气焰,掩护了杭山以南红军主力的活动,创造了“红军时期野战防御战之范例”。为这次战斗的胜利,红一团付出了巨大代价。全团伤亡过半,二营连排干部即伤亡了三分之二。战后,总政《红星报》第31期发表专题文章《本报向顽强抗敌的红一团致敬》,一军团政委聂荣臻攥写社论,号召“把第一团顽强抗敌的精神发扬光大”。

三岬嶂战斗后,红一团相继参加了三溪圩、泰宁反击战,广昌、建宁保卫战等战斗战役。1934910月间,红一团在兴国一带与敌进行“堡垒战”。第五次反“围剿”中,红一团参加的最后一战——高兴圩、狮子岭阵地战,打得更为艰苦,更为残酷,死守1个月,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93310月至193410月,红军指战员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给敌以重大杀伤。但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第5次反“围剿”严重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